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cookies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免費體驗

創新商機:7技巧將問題化為機會點

企劃:天下創新學院 講師:天下創新學院
上架日期:2021-09-02
什麼是破壞式創新?創新的關鍵是什麼?又該如何尋找機會點?這堂課將與你分享管理大師彼得.杜拉克的創新心法,唯有拋棄昨天,才能把資源集中創造明天!
當組織內出現意料之外事情時,千萬不要急著否定它,也許它就是重要的創新機會。

大家好,歡迎來到「天下經典管理大師系列」,今天我們要來談彼得‧杜拉克教高階經理人的第四堂課,「杜拉克最勇敢的事,為什麼企業只有一成打擊率也要創新」。

 

創新為什麼這麼重要?杜拉克說,「不創新,就等死」,這不是危言聳聽,根據他的經驗,再好的企業,80%在第4年底一定會出現管理危機,而且一般「創新努力」的打擊率最多只有一成,符合發明人期望的也不過10%15%。沒人不知道市場變幻莫測,企業經營瞬息萬變,不論是CEO或是高階經理人,分分秒秒都要承受企業經營的壓力,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後。

 

疫情雖然反覆,全球商業陰影未褪,但在最徬徨的年代,反而有一個重大的消息,就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亞馬遜(Amazon),市值突破了一兆美元,你可能想都想不到,它在2012年前還是一家虧損的公司。亞馬遜的傳奇,不得不從亞馬遜創辦人傑佛瑞貝佐斯說起。貝佐斯就是杜拉克創新的信徒,他的創新名言是:「每天,都是第一天」,亞馬遜公司Logo,從大寫A微笑寫到Z,他自信自己可以開一家什麼都能賣的店。

 

貝佐斯的突發奇想,完全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科技天才,真正讓他創立亞馬遜的原因,完全是因為這個奇妙的數字,當時網路使用量正以每年23倍的速度快速成長,貝佐斯說:「到目前為止,除了做生化實驗的『培養皿』可以有這樣的繁殖速度之外,世界從沒有見過成長這麼快的事。」別驚訝,就是這個「指數型成長」的商業模式,造就了今天的亞馬遜。 

 

不論是科學的創新、技術的創新、社會的創新或是商業模式的創新,其實不只亞馬遜,我們看到今天的麥當勞,也是因為創辦人克勞克發現了可以同時運作的奶昔機,增加售貨效率,才開始創業的;而我們每天身邊離不開的電腦,也是當年勇敢結合了二元計算、程式設計等6大不相干技術,才在1946年誕生的;而我們身上穿的化纖材料,也是在燒了一整晚的化學鍋爐中意外發現的,當然連我們現在天天看到的廣告,也是紐約報人想要做「免費報」而產生的另一種社會創新。

 

創造性破壞,以市場為導向

 

有人喜歡創造新事物,也有人喜歡破壞舊事物,但是有一種人,可以同時破壞與創造,這種人,就是商人。

 

「創造性破壞」,首先提出這個概念的就是經濟學家約瑟熊彼得,他是杜拉克父親的好友,杜拉克認為企業「不創新,就等死」,以及創新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,很多都是來自他的啟發。

 

舊市場被破壞了,但它同時也創造了新市場,像智慧型手機取代傳統手機,不但技術更進步,利潤也更高。這種經濟的動態平衡,其實是企業發展重要的動力,也是人類文明最美麗的火花。

  

「創造性破壞」的關鍵是要先找到市場缺口,杜拉克說,你可以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:

1.假定市場結構和技術都沒變,5∼10年後的市場潛能和趨勢為何?

2.市場結構會因哪些經濟發展、流行趨勢、品味變化,或競爭對手的動作,產生改變? 

3.哪些是在現有產品和服務中,顧客沒有獲得充分滿足的地方?

4.哪些創新會創造出新需求,給顧客帶來更高的價值滿足感?

 

為什麼不?創新的7把鑰匙

 

創新,大家常問「為什麼」,這是個好問題; 但更重要的是,要問「為什麼不」?

 

杜拉克的創新,一定要從了解他的「文藝復興人」特質開始,他會問「為什麼不?」即使只有一成的機會,企業也要創新。文藝復興是現代商業的起源,想像當時達文西左手畫出飛行器,右手打造戰車,腦中還在想維特魯威人的完美比例,當時各式各樣的商會,打鐵的、香料的、金融的,就像一個百花齊放的創新花園。杜拉克說的創新,其實不是指單純的技術或發明,而是一個可以探索未知領域的商業創新。

 

你也許會說,高階經理人既不是發明家、也未必是專業技術人員,究竟要如何帶動創新、管理創新? 

 

杜拉克1950年就開始研究創新,在他所著的《創新與創業家精神》一書中,提出了兩個至今都非常重要的做法和觀念,一是「創新機會點」的7把鑰匙,另一個是管理如何進行「有系統的創新」。

 

如何尋找機會點?杜拉克鼓勵可以從這裡開始,前4個屬於組織內部創新,包括:意料之外的事、市場與現實不一致、流程創新,以及產業與市場結構改變。另外3個在組織外部,包括:人口結構改變、觀念改變,以及新知識。

 

內部創新4機會:意料之外、不穩定、流程及市場結構​​​​​​​

 

我們先來說第1個機會點,什麼是意料之外的事。意料之外是最簡單、最容易、風險也最低的創新機會來源。像麥當勞創辦人雷.克勞克,就只是因為發現有作業系統可以讓好幾台奶昔機同時工作,讓食物作業系統產生效率,便買下設備,成就如今的麥當勞。

 

另一個例子是杜邦,杜邦製造軍火與炸藥的時間長達130年,但只因為有個糊塗的研究員忘了關火,讓爐子燒了整個週末,週一早上就發現鍋裡凝結出了某種纖維,這就是尼龍的來源。杜拉克提醒,當組織內出現意料之外事情時,千萬不要急著否定它,也許它就是重要的創新機會。

 

再來說第2個機會點,當市場和現實不一致。當市場和現實不一致時,「不穩定」反而就是機會。最有名的例子,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貨運碼頭上的「滾裝式貨船和貨櫃船」。當時,造船業和船運公司,想方設法讓船隻航行得更快,減少燃料消耗成本。後來發現,真正的成本,並不是船隻在海上航行時,反而是閒置在港口時的成本。因此,滾裝式貨櫃船就這樣被發明了,這只是產業邏輯的轉變,卻完全改變了海運業的景氣。

 

第3個機會點,流程的創新。這類創新通常有跡可循,基本上,組織內的成員或多或少都知道工作流程中有哪些較弱的環節,只要能解決這些環節,就是創新。例如19世紀,媒體業為了快速大量印刷報紙,發明了整行式排字機,取代人工排版,就是屬於流程上的創新。

 

第4個是產業與市場結構的改變。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中產階級興起後,福特汽車研發便宜車型,讓開車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。這裡的創新,是市場需求主導的,而不是技術主導的,這也是杜拉克一再強調,企業的目的是「創造客戶」,如何找到中產階級需要的平價車種,再回頭推想產品或服務,就是好的創新點。

 

這樣看來,創新不是天才的專利,是平凡如你我都可以進行的一項工作。接下來再來談另外3個外部創新:人口結構改變、觀念改變,以及新知識。

 

外部創新3機會:人口、觀念及新知

 

杜拉克口中的第5個機會點,人口結構改變。杜拉克指出,在所有的外部創新機會中,人口統計資料最為清楚可見,而且是最可靠的一種。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花旗銀行,在 1970 年代,多數企業還猶豫是否任用女性時,花旗銀行就憑著對「就業人口結構」的觀察,大量聘用受高等教育的女性進入職場,迅速擴張它的銀行版圖。

 

杜拉克提醒經理人,要注意觀察人口數量變化,包括人口年齡分布、教育、職業和地理區域的改變,因為這類創新回報最高,風險最小。

 

第6個創新機會點,觀念的改變。「半滿的杯子」與「半空的杯子」有什麼不同嗎?杜拉克說,如果你的認知是「半空的杯子」,比較容易從中看出創新機會,就像非洲賣鞋故事一樣。後疫情時代,人愈恐懼自己的健康,就像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,也是杜拉克所謂的「半空的杯子」商機。

 

不過杜拉克提醒,人們認為半滿或半空,常常取決於情緒,而非事實,情緒的改變無法量化,但背後卻常常藏著創新的好點子。

 

最後一項創新是,新知識。這是最被杜拉克受推崇的一種創新,也被譽為創新中的「超級巨星」。例如電腦的誕生。雖然在1918年前,就有了創造電腦的知識,但第一部順利運作的電腦,直到1946年才出現。它至少運用了6項以上的新知識,包括: 二元計算、 計算機概念、打孔卡、三極真空管、符號邏輯以及程式設計和反饋。

 

杜拉克提醒,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,會有獨特的節奏、魅力和危險,通常在醞釀期間,多半是紙上談兵,等到要素齊備後,便會有一窩蜂的投機行為。例如1920年代有300到500家汽車公司,到了1960年只剩下4家,這是企業另一個要做的心理準備。

 

有系統的創新:4個風險控管做法

 

接下來我們要談談什麼是杜拉克說的「有系統的創新」?沒人不知道創新的死亡率很高,創新努力的成功也只有一成的打擊率,杜拉克說,不見得有技術撐腰的高階經營層,一定要有「創新管理」的概念,才能控制風險。有系統的創新,有4個你可以避險的方法。

 

 

第1個做法:創新策略地圖

杜拉克建議企業要先畫出一張明確的創新策略地圖,可以預期在什麼時間、有什麼樣的新發現,這幅地圖每2~3年要檢查修正,直到成功完成任務。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杜邦化纖,在創新者杜邦凱洛薩斯身邊,就有一張創新策略地圖,研究長達10年,但預算及風險一直可控。

 

第2個做法:風險控管

企業規劃中的創新,其成果必須是目標的3倍,因為一旦到後期進入增加新產品、或產品線升級、擴大市場等,一般也假設其成功機率也只有50%,所以高階經理人更要懂得用「創新管理」控制風險,增加成功率。 

 

第3個做法:建立獨立的預算制度

杜拉克認為,要求創新事業利潤成長5%,是荒謬至極的事,因為剛開始3~5年利潤根本不會成長,甚至沒有利潤可言。但是到之後的5~10年,利潤成長率可能是你想不到的40%。如果用傳統會計做法去衡量利潤,一定會大大的阻礙創新。

 

第4個做法:設計創新組織

杜拉克提出兩種組織設計,一個是「企業內部創新」,另一是「讓創業家變成合夥人或股東」。內部創新就不得不提3M公司,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膠帶、掛勾的製造商,3M為了創新,內部有一個制度,即使是內部最資淺的員工,只要有好點子,不論多麼荒誕不經,都可以告知經營層。如果公司覺得可行,就會請他寫出具體的計畫書,加上預算申請書,而且在1~2年內,抽調他出來為新任務全力以赴。靠著這樣內部創新設計,果真讓3M從沒沒無聞發展成全球級的大企業。 

 

另外一種創新組織,是讓創業家變合夥人或股東。通常公司會設計另一個子公司,但母公司擁有子公司大多數控股權,並按預定價格收購,其餘股權則給負責的創業家。創業家先領較低的薪水,直到做出成績,就有機會留任,這時他的薪水、獎金、收益,與經營績效再名符其實。

 

先前我們提到,貝佐斯的創新名言是「每天,都是第一天」,杜拉克提醒經理人,創新組織絕不捍衛昨天,唯有拋棄昨天,才能把資源集中創造明天。

 

我是轉述師周震宇,希望你能在這堂課中得到一定的啟發,後疫情,不要害怕市場被破壞,因為也許那就是你下一個更好的機會。

 

參考書目

.《創新與創業家精神》,臉譜出版。

.《管理的價值》、《經理人的實務》、《經營者的責任》,天下雜誌出版。

.《彼得.杜拉克的管理聖經》,遠流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