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cookies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免費體驗

強化韌性:3階段行動方案止血反彈、建立新商模

企劃:天下創新學院 講師:徐瑞廷
上架日期:2021-07-23
韌性(Resilience)是什麼?創新學院邀請擅長面對不確定性的BCG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徐瑞廷,以3階段及3個具體行動,為經理人強化韌性!
企業經營要建立韌性,除了一手防守,也不要忘了另外一手展現出攻擊的態勢,重新建立起新的商業或營運模式。

天下學習事業群總經理 劉鳳珍:

各位創新學院的學員大家好,我是天下學習事業群總經理劉鳳珍。今天這門課我們邀請到BCG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徐瑞廷,跟我們一起探討「企業韌性」這個議題。

 

從去年疫情爆發到今天,我們先後邀請了許多重量級的講師跟大家探討「韌性」。包含從疫情一開始,我們邀請了PwC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瓊瀛,從遠距管理的角度來談組織跟人員的管理韌性;之後我們又邀請了同樣是PwC創新諮詢顧問公司董事長劉鏡清,跟我們分享企業轉型過程中的數位韌性體檢,有興趣的學員可以在創新學院搜尋。

 

為什麼這個議題那麼重要?韌性(Resilience)這個詞,是去年到今天企業界最熱門的一個關鍵字,也是企業選人、培育人才的時候,非常看重的關鍵能力。前陣子LinkedIn一份全球職場學習報告指出,今年企業最看重的人才條件,第一名就是「韌性與調適力」;看來這是一個很值得讓我們持續探討的議題。

 

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,全球知名顧問公司BCG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徐瑞廷來跟我們分享;在即將進入後疫情的時代下,這些經理人要怎麼趕快調適,為企業找出新的營運模式,強化企業自己經營的韌性。我們歡迎JT。

 

波士頓顧問公司(BCG)董事總經理 徐瑞廷(JT):

各位天下創新學院的聽眾們大家好。

 

劉鳳珍:

今天很歡迎JT來,尤其在台灣很有可能要解封、逐步成為正常市場的時間點。從長遠的經驗來看,不管是金融風暴、病毒、中美貿易戰,還有地緣政治等等,趨勢是很清楚的。現在企業經商,面對的是一個愈來愈不確定的市場;JT可不可以為我們歸納,通常每次企業碰到這種大浪來襲,從典型反應到最後重新定義出新的商業模式,大概會經歷哪些階段,給我們的聽眾參考。

 

企業應對大浪的3R階段

 

徐瑞廷

大浪的話,我就以這次遇到的全球疫情來當一個比喻。我們通常會經歷3個階段,用3個R來說明,企業大概在這3個階段會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。

 

(APP閱讀可點擊圖片放大)

 

・第1R是「反應」(React:當大浪來的時候,就這次疫情來的時候,企業第一個時間要做一個止血、保命的動作。

 

・第2R是「反彈」(Rebound):當整個狀況穩定下來,企業要去想,如果慢慢恢復正常了、業績開始反彈了,甚至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發生的時候,我該怎麼去應對。

 

・第3R是「重新想像」(Reimagine:等到業績慢慢回到軌道,為了應付下次可能又發生了黑天鵝事件,或是下一個大浪,很多企業都會去想:到底未來要怎麼調整體質,讓企業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,能夠有更好的準備。

 

這3個階段,也就是3個R,是我們總結BCG會建議企業遇到這種大浪,或是疫情來的時候要做的事情。

 

當然這次台灣遇到疫情,跟海外有點時間差。各位都記得,去年第1季度疫情開始發生的時候,台灣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問題;一開始有一點小波折,但是很多公司馬上就穩下腳步來。而且我們的疫情一直沒有太嚴重,主要遇到的問題,反而會是在跟海外客戶或是上游供應商應對時,以前可以飛來飛去,現在飛不了。

 

所以去年第一個React比較嚴重的,反而是一些海外疫情比較險峻的國家。台灣是在今年的5月前後忽然疫情爆發,然後一下子遇到React這個事情;所以我們有很多3個R的做法,其實可以參考去年很多海外公司的心得。

 

企業應對大浪的3R具體行動

 

接下來我就來談一下這3個R具體能做什麼事情。

 

行動一、「反應」(React):成立快速反應部隊,解決短期問題

比方說像員工的健康,我想大家都已經在做也一定知道的;當疫情發生時,第一個想像就是,我怎麼確保員工的健康、我怎麼確保哪一個員工現在會在哪個地方,他身體狀況好不好?身體如果出現異狀,公司該怎麼辦?如果今天員工忽然中標了,他身旁的同事也有可能會被隔離,整個部門不能運作該怎麼辦?我們從員工健康的角度,要採取什麼一連串舉措,這個是一個方面。

 

另外一個比較財務面,各位可以想像遇到大浪時,當然每個業界狀況不太一樣;但基本上都會遇到現金流是不是能夠安全無虞,尤其是在這段時間要持續支付的很多費用,可是收入可能受到短暫的衝擊,是不是有足夠的時間,等到解封或是整個業務恢復正常。這種是所謂的止血動作,比較大的企業在反應上會更有機制、更有系統一點。

 

很多公司會成立「快速反應部隊」(Rapid Response Team),通常以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為主,結合高階的主管,等於是跨單位成立聯合工作小組。比較大的公司至少一周一次開會,有些中小型公司甚至每天早上定期開會,討論現在的員工狀況、財務狀況,是不是遇到一些應急的問題。如果有問題的話,該調動資源,該下重大決策,這個時候董、總馬上跟高級主管一起來做集體的決定。像這種應急小組,去年剛遇到疫情的時候,很多大公司都已經成立了,當然海外很多大公司也是一樣。

 

行動二、「反彈」(Rebound):提早準備消費景氣反彈

去年大概第3季度,當大家開始習慣疫情,反正都被關在家裡面,很多地方甚至都封鎖出不去。大家慢慢發現,生活還是要正常進行下去,很多以前都是線下買的,現在大量用線上買。甚至在家裡購買很多以前不會支出的品項,比方說像PC平板,因為家裡要有線上學習,或者是線上開會等等;甚至會買家庭遊戲機,有些人根本不打遊戲的,但去年開始打了,因為在家裡真的沒事做,開始去做一些額外消費。

 

所以可以想像,去年第3季度開始、偏第3季度尾巴,很多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消費一下子起來;這時候有些公司一開始就有比較好的準備,當今天消費需求一上來,他們可以跟上,而且可以攻擊。有些公司因為在一開始止血止過頭了,止過頭的意思就是什麼?他能不花錢就不花錢,能夠留一塊錢在身旁就留一塊錢,反而沒有跟上Rebound。你的競爭對手跟上、你沒跟上,最後就導致你的市場佔有率流失。所以Rebound還是挺重要,怎麼樣有辦法更早恢復整個業務的運營狀態,愈早恢復的愈有利。

 

行動三、「重新想像」(Reimagine):重新思考商業和營運模式

經過去年的折磨,很多歐美國家的先進公司開始思考:我雖然活過來了,業務和業績也慢慢恢復了,可是這種不確定性,看來對公司真的會有毀滅性的打擊。很多公司開始思考,我怎麼樣保持適當的「韌性」和「彈性」,讓以後同樣的事情發生了,不會再像去年一樣,整個公司只剩半條命。這裡面當然會牽扯到幾個體制上的改變。

 

最明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「數位化」。利用數位化這個事情,簡單來講,比方說讓員工在工作場所的選擇上更有彈性,有更多跟上游廠商或下游通路商互動的方式;很多資訊可以更即時知道,甚至如果能配合數據分析、機器學習,可以去做更精準的預測,讓未來發生大浪的時候,公司能夠有更好的準備。Reimagine也是現在很多歐美公司花很大力氣在做的事情。

 

劉鳳珍:

這樣聽起來,要建立真正長久的韌性,反而是在第3階段Reimagine,重新把營運、商業模式或優先順序,重新再把它建立起來。

 

透過JT的分享,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歷歷在目,彷彿把去年跟今年的疫情又再重新走了一次。JT從React、Rebound到Reimagine的分享裡有一個提醒,我想對我們是很重要的。未來不管是病毒再次變化,或者其他新的經濟或大浪來襲,當然第一時間我們都習慣先從防守的角度;不過企業經營要建立韌性的過程當中,除了一手防守,也不要忘了另外一手展現出攻擊的態勢,才有可能歷經Rebound之後,重新建立起新的商業或營運模式,進而走一條更遠的韌性之路。今天第一堂課就先分享到這邊,下一堂課我們再來請教JT是怎麼做到的。